导入数据...
关于2025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的公示
时间:2025-08-20 12:57:10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   查看:86

2025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

繁华城区敏感复杂环境下地铁工程近接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公示

 

根据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5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冀科成市[2025]11号)要求,现对我单位王睿参与完成的《繁华城区敏感复杂环境下地铁工程近接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相关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8月20日至8月27日。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对提名项目有异议的,请以书面形式向四川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提出,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部门提供异议的,应当加盖本部门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签署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非书面异议、匿名异议和超出公示期限(以邮戳为准)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人:钱科   联系电话:84764656

附件:《繁华城区敏感复杂环境下地铁工程近接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公示内容

 

 

 

 四川师范大学       

2025年8月20日

 

2025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

项目名称:繁华城区敏感复杂环境下地铁工程近接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提名单位:三河市燕郊高新区管委会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排名

姓名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1

杨艳玲

正高级工程师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主持课题研究工作,负责成果报告的审核。在托举法建造技术、微扰动建造技术、“清障”综合技术、防沉控变综合技术等方面均做出了贡献,在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论文3篇,省级工法3项。

2014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6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王坤

高级工程师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全面参与课题研究工作,负责了课题中各种技术方案的总体筹划及技术方案的审核、指导、确定,行成研究成果。在托举法建造技术、“清障”综合技术、防沉控变综合技术等方面做出贡献,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获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省级工法3项。

3

王睿

副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全面参与课题研究工作,负责了课题中的技术理论研究。在“双控型”变形控制标准、柔性接头管线施工扰动变形控制标准等方面做出贡献,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发表论文2篇。

2024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

韩现民

教授

石家庄铁道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课题主研人员,负责课题中方案的理论研究、设计优化、技术指导,协助完成课题各项研究的总结。在托举法、盾构下穿沉降控制和监测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在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获得发明专利2项,论文3篇。

2020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7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2年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5

冯飞

高级工程师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课题主研人员,在侧穿建筑物控制、密闭空间降水加固、小半径切桩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论文1篇,省级工法5项,国家级QC小组1项,省级QC小组1

6

何进江

高级工程师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参与研究,负责课题现场科研攻关和技术管控,参与研究方案编制、复核及过程控制。本人在矩形顶管施工、灌注桩塌孔机理、管线沉降控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在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论文2篇,省级工法4项,省级QC小组1项。

7

潘正义

高级工程师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研究,负责课题现场技术校验与优化设计,参与研究方案编制、复核及过程控制。本人在托举法设计、预加固设计、微扰动技术设计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在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8

谭建兵

工程师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参与研究,在管幕+CRD施工技术、下穿建筑物变形控制、单桩钢筋回转取芯机、下穿污水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50%。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论文3篇,省级工法4项。

9

宋康年

高级工程师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参与研究,在托举法施工、止水带快速安装、三轴搅拌机钻头改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50%。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省级工法4项。

10

李少贤

工程师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参与研究,在微扰动技术施工、“清障”综合技术施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50%。获得发明专利1项,省级QC小组1项。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一完成单位: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主持《繁华城区敏感复杂环境下地铁工程近接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全面研究工作,主要负责本科研项目的全过程实施工作,对项目重难点进行全面攻关,制定方案并组织对施工中重大技术问题进行专题论证,通过现场试验及方案优化,创建了以新旧车站结构连接技术、暗挖段封闭箱体内降水、加固技术、地铁车站大断面暗挖下穿污水管线的“管幕+CRD”技术、大坡度竖曲线顶进施工技术;创新提出大面积地连墙密贴结构墙切割、盾构小半径斜切工作井排桩、小角度近距离斜穿顶管群隧道以及淤泥质地层近距离侧穿浅基础建筑物等变形控制技术等。完成了研究报告、成果评价等工作,在类似工程中进行了推广应用,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对[1~4]创新点做出了贡献。依托项目获得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论文9篇,省级工法10项,国家级QC成果1项、省部级QC成果3项。

第二完成单位: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项目参研单位,主要负责该项科研课题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基础资料的收集,科研例会的组织协调,参与重大问题的协调,提供现场指导,对关键性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对施工中重大技术问题进行专题论证。参与创新了新建车站零距离暗挖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技术、城区近接敏感结构区段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防沉控变控制综合技术等。参与课题研究立项、成果报告的编写及评审鉴定,并对成果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对[1~4]创新点做出了贡献。依托项目获得发明专利3项,论文2篇。

第三完成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作为项目参研单位,创新了新建车站零距离暗挖下穿既有车站托举法施工理念解决了富水复合软土地层既有车站增层拓建技术难题应用数值仿真技术模拟盾构接近敏感结构区段盾构施工控变防沉控制综合技术;参与了管幕暗挖施工技术及顶管工程对顶进力的估算研究。众多理论模拟分析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对成果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1~4]创新点做出了贡献。依托项目获得发明专利2项,论文3篇。

第四完成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作为项目参研单位,制定了考虑修建阶段和后期扰动阶段,包含变形速率及变形总量控制的“双控型”(结构安全与行车安全)施工变形控制标准;综合考虑既有柔性管线接头张开量、变形附加曲率等指标,明确了接头防水失效为其使用极限状态,并由此制定了柔性接头管线施工扰动变形控制标准。提出的相关控制理论与标准以及数值模拟等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对成果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1~2]创新点做出了贡献。依托项目发表论文2篇。

第五完成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项目参研单位以及本项目的设计单位,参与了相关技术方案的论证与审核,以及重大问题的协调,提供现场设计指导。参与创新了零距离近接既有车站托举法的设计、“自平衡”超前预加固的设计、大断面通道“管幕+CRD”微扰动技术的设计等等。[1~2]创新点做出了贡献。依托项目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编辑: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