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宋金同在《Angew. Chem. Int. Ed》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四川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4月12日
  查看:315
  来源:

近日,国际化学类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中科院1区Top,最新影响因子16.823)在线发表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有机功能材料团队宋金同博士关于高性能金属配位诱导面手性光学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Metal-Induced Planar Chirality of Soft-Bridged Binuclear Platinum(II) Complexes: 100% Phosphorescence Quantum Yields, Chiral Self-Sorting,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Angew. Chem. Int. Ed. 2023,DIO: 10.1002/anie.202302011)。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宋金同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该研究成果标志着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青年教师培养、对外科研合作和学科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1.jpg

手性指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相重合,它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自然界及生命体中蕴藏着大量的手性分子和手性结构,作为生命活动重要基础的许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等基本均有手性。因此,构造新型手性分子对超分子化学、生物化学、不对称合成、手性识别、圆偏振发光和圆偏振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Pt(Ⅱ)配合物是二维平面四边形构型,一般是可以和它的镜像分子重叠的,从而不具有金属配位引起的手性。为了解决二维平面型Pt(Ⅱ)配合物手性缺乏和磷光量子产率低等问题,该团队利用双核Pt(Ⅱ)配合物分子内Pt‒Pt键来构建新型的三维双平面分子,并利用分子内互锁或柔性配体调控Pt‒Pt键长的策略,从而成功地构造出高性能、金属配位引起的面手性配合物(如下图所示)。同时,提出了该类新型手性的命名方法,并且利用中心手性诱导解决了手性拆分的难题。这些配合物具有高亮的橙红和深红色磷光(λem = 606645 nm,掺杂薄膜ФP高达100%),可以利用液相法来制备高性能的圆偏振有机发光二极管。

1679453659720080.jpg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302011


【编辑:科学技术处】


(微信扫描分享)